陈淇有时候其实是有些自负的,就比如说,他在某个时刻对一件事做出了猜想,之后就很少会想要去推翻它,因为他总是对自己的判断保持自信。
但只要是脱离了这种情境,陈淇就是一个内心极为敏锐的人。
就像是现在,陈淇很快就注意到宋砚辞和之前梦境里的那两个主人公不同。
他的原生家庭同样不幸,也很少得到爱,但他好像已经脱离了‘索求’和‘不能得到’之间无法平衡的巨大漩涡中。也就是说,宋砚辞在面对那样的家庭时,不是痛苦地索求爱,而是游离于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漠地旁观一切。
在同样冷漠的缺乏关爱世界里,宋砚辞能够自洽。
这是件好事,将理智完全代替情感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可能会受到的伤害。但陈淇却不因此而感到开心。因为没人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宋砚辞能够做到,只因为他经历了很多别人不曾经历的。
而陈淇只希望宋砚辞和所有平淡且幸福的人一样,能够拥有开心和难过的权利,而不是在严苛的环境下学会逼着自己不去在意。
同时这也说明有关于宋砚辞的梦境和陈淇曾经经历过的那两个梦境不同。陈淇不需要再想办法带他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因为宋砚辞仅靠自己就已经做到了。
那宋砚辞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确定了恋爱关系后,陈淇和宋砚辞相处的过程中,积分系统也不是完全没再被触发过,只是每次受到触发后得到的积分总是很少,一分两分的说明陈淇还没有完全触摸到这个梦境的关键,或者说,陈淇到现在为止都还未完全走进宋砚辞的内心。
宋砚辞和陈淇恋爱前和恋爱后的姿态是全然不同的,但陈淇总是觉得宋砚辞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似乎仍有戒备,不单单只是因为郁思有曾经口无遮拦说出的那句话。一个人真正在意的事往往都是不曾宣之于口的。
因为缺乏沟通,陈淇和宋砚辞之间已经出现了太多误会。
或许是因为宋砚辞深黑色的眼睛在这一刻难得变得温柔,或许是因为宋砚辞说出的像是在表达依赖的话,陈淇不再纠结于内心的弯弯绕绕中,只要是想知道的都不经过任何思考地就问了出来。
“我们之前认识吗?是不是有一些我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我已经忘记了,但你还记得。”
陈淇几乎是带着答案问问题的。
他知道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宋砚辞长久以来的反应就可以说明一切。但他无法得知问题的背后具体发生过什么,这些是除了宋砚辞之外,陈淇无论问谁都没办法得到答案的。
陈淇原以为宋砚辞会犹豫,但事实上,宋砚辞或许早就为今天的一切做好了准备。
因此在听到陈淇问题后的那一秒,宋砚辞也没有表达出过多的惊讶,只是沉默了一秒,然后像是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一般平静地说:“我们小时候见过。”
“或许不应该单单只是说见过,那时候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