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了。”孟若愚吃了两口菜羹便没再动,此时正垂眼看文章,哑声道:“就算此刻倒了,老夫趴着也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没事就好,但若身体不适,孟大人也不要硬撑。”王正玄微笑道。
其他人要请秦毓章看看这篇文章,后者慢条斯理地吃着宵夜,让他们拿给孟若愚先过目。
“我们一致认为,这篇可得‘一等’,孟大人看看?”
孟若愚在阅卷表上做了记号,说:“你们认为‘一等’,那就记‘一等’,我又不拦着你们。”
轻松的气氛一滞。
他拿过答卷,在众人注视之下,八风不动地仔细看过去。
先前诸同僚所言,他自然也听见了,但谁的儿子与他何干?他以副考官的身份在这里阅卷,自然就以阅卷的标准来。
他看了两回,又沉吟许久,数着格子,记了个“二等”。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此等锦绣文章,在孟大人这里竟也只能得‘二等’?”
再一瞟他的阅卷表,一溜的三等四等,似乎也不是故意压等级。
“文章是好文章。”孟若愚直言不讳:“但以取士论,则绚烂有余,人情不足。为官若是只要一手花团锦簇的文章,那孟某何必忝颜坐在这里?”
他说得毫不留情,诸位考官皆是讪讪,便扭头问秦相爷的意见。
“策制二字,一‘策’一‘制’,前者内容有条理切合实际即可,后者文从字顺即可。这些贡生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未经世事,不必太苛刻。”
秦毓章用过宵夜,拿帕子净了面,淡淡道:“继续罢,要赶在卯正前给陛下送过去。”
“是。”众考官便各归其位,继续兢兢业业地阅卷。
王正玄拿到下一篇,看罢微微皱眉,思虑片刻,提了个‘二等’。
及至五更天,终于将一百二十份答卷评阅完毕。
考官们的阅卷表收在一起,由监试官一一归纳核对每一张答卷的评分,再按得‘一等’的个数多少排出次序来,‘一等’得数相同时就按得‘二等’的个数来,以此类推。
崇华殿诸人,从上到下皆熬了一夜,将要完事之时,终于放松下来。
一名监试官忽地叫道:“咦,有两张卷子得分一模一样。”
“嗯?”这一句把所有人的瞌睡都吓醒了。
众位考官又聚拢过来,一看阅卷表,确有两张得十个‘一等’和两个‘二等’的答卷,并列排在最前。
其中一张就是先前惊艳过众人的裴家郎的卷子,另一张却没有引发专门的讨论。
“这……”一位考官说:“我是觉着这篇看下来挺舒服,没跑题,内容也翔实,让条陈办法,真就一条条叙述,还找不出什么明显的错处。”
得到一片“是啊是啊”的赞同。
“虽初看不出彩,但细想又没有给它评‘二等’的理由。”
“确实如此。且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是经过磨砺的人,没有普遍的漂浮之感,扎扎实实想法子找钱,估计是个年龄不小的老贡生。”
“我记得这篇文章里有两条论及茶盐的办法,先前听谢大人提过类似的想法,似乎可以一试?”
“……不过一样的评等可不行啊,得排个次序出来。这样,咱们不说好的,说说不好的,这两篇文章都有两个二等,是谁打的?”
大家又扒拉了考官的阅卷表,仔细看去,孟若愚给这两篇判的皆是‘二等’,剩下一个,裴家郎那一篇是秦毓章,另一篇则是王正玄。
“这……”涉及主考与副考,众同考官一时失语。
王正玄理着袍袖笑道:“文可见其人,我就喜欢细水长流打下的真功夫,说明这人有持之以恒的认真,值得栽培。而读书多年却文采了了,可见缺那么几分巧思。”
众人便不约而同地看向秦相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