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十五
江与疏连比带划地解释一番,诸官反应过来,尽皆色变。
齐宗源立即折身踏进大堂,“拿舆图来!”
衙役们搬来长桌,主簿取来舆图,在桌上铺开,长五尺宽四尺的羊皮纸上绘制着整个江南路的辖域地理。
“太平大坝在此。”齐宗源按上舆图西端中部的一点,手指再略略向东斜上一滑,“距离我临州不到三百里,若是太平荡的堰塞湖突发决堤,洪水冲到我临州要多久?”
江与疏立刻在随身的布袋里翻出纸笔,粗粗一算,说:“以二百五十里计算,半个时辰就能抵达临州,再一刻钟,就会淹没整个州城。”
嬴淳懿道:“听江主事所说,堰塞湖随时都有可能决堤,无法预测。那我们应当从现在就开始疏散城内民众,向临州北面的高地转移。再向沿江大小县城发送水报,进行紧急预警。齐大人与孙大人能同时下达应对命令更好。”
然而齐宗源听罢便陷入沉思,对他最后一句话不置可否,他只能示意总督府里的主簿,“先将水报写好,尽快下发。”
然而后者上任这几年,别说写,就连见都没见过一封水报,茫然地踟蹰半晌,问:“这……怎么写?”
“我来。”江与疏赶忙说,要了公文纸就站在桌边提笔书写,却忽听一声暴喝乍响,“等等!”
他下意识地停笔循声看去。
“先别忙发。”齐宗源神色冷峻,边看向众人,边沉声道:“我临州城已经被淹过一次,给方圆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若再次被淹没,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且临州作为江南路治,经济重镇,我们能不能在洪灾中保住它,对整个江南的救灾赈灾来说意义重大。”
最后将凝重的目光放在了江与疏身上,“江主事,可有什么比较稳妥的分洪、消洪的方法?”
江与疏停下笔,一边回忆自己在这方面的所学,一边迟疑地说:“消洪几乎不可能做到。而分洪,要保住临州,就得在堰塞湖的其他方向开凿出缺口,让洪水流到其他地方。这样的话,那其他灾情可能已经稳定地方就得再遭一次洪灾。”
嬴淳懿心下分析着齐宗源的用意与这件事各种走向的后果,口中道:“天灾不可避,唯转移而已。”
齐制台摇头叹息:“本台忝为江南路总督,每一村每一镇都是本台身上的血肉,若情况允许,本台自然哪里都不想割下。但天灾当前,不得不做出取舍,东隅桑榆,孰轻孰重,想必诸位心里也明白。”
“既然如此,”江与疏不知为什么感到有些难过,声音低落了些,但仍然恪尽职守地说:“太平大坝西面是高山,也是江水来处,没得选。”
而后弯下腰仔细地看舆图,图上江水缩成一条线,自太平荡东流数百里,过临州再转折向南,“这一截江水北面地势比南面高,没有支流承接,若是引流到北面,分洪效果难以预料且无法保证临州不受到波及,也不好选。”
他的手指摩挲过山河的缩影,停在太平大坝以南的地方,“但南面这一条澄河与太平荡距离相近,中间有山谷直连,入江口又在临州下游。若是将此处做为分洪口,洪水可以经山谷入澄河再绕回江水,同时避开临州。”
众人的目光依着他的话在舆图上聚集,齐宗源意味深长道:“太平大坝东南乃是淮州地界,淮州是我江南最为繁华的地方。”
“呃,”江与疏觉得制台大人似乎是不太满意,赶忙出声:“下官、下官前面说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