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1 / 2)

我家木门通古代 ALAMM 4465 字 11天前

,再把这些稻草从池子里面捞出来蒸煮,等到稻草里的纤维彻底软化后,还要把稻草切碎,用石碾或者人力等把浆料捣打成泥膏状,使浆料中的纤维分丝和帚化。

经过这一步,纸浆就算是初见雏形了,之后把膏泥状的纸浆和水一起加到腌料池子里,就可以进行抄纸入帘了。

造纸的过程比不复杂,造纸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林回星选的是耗时最短的一种。

要是过程顺利,都用不了一个月,只用二十来天这稻草就能变成草纸。

哪怕林回星已经在心里演练过很多次造纸的过程了,等到真的动工时,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修剪稻草,石灰水浸泡,前期的两个步骤都进行得没有问题。

因为稻草不够,林回星还让村里人按照同样的方法浸泡了芦苇的树皮。

稻草浸泡到五天后,林回星每天都会去翻看一下腌料池里的稻草。

七天之后,林回星看着腌料池里的稻草已经浸泡到位了,当即让大家开始进行下一步了。

浸泡过的稻草要在溪里彻底漂干石灰水和杂质、随后再上锅蒸煮这些已经软趴趴地稻草。

说起来也多亏林回星之前办宴席的时候买了两口大铁锅,要不然这会儿还真奈何不了这些稻草。

铁锅里铺上竹簸箩后再一层一层地铺上稻草,担心蒸煮时热气消散得太快,林回星还让村里人把晒稻谷的晒席都搬了来,在大铁锅四周围了起来。

稻草需要经过至少十二小时的蒸煮,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间还得不间断的添柴,时不时地加水。

也就是现在天气还不算人,负责烧火的人整日守在搭在溪边的土灶前,才不觉得热。

这要是到了夏天,要让人在灶前面待上十一二个小时,人非得中暑不可。

在第一批的两锅稻草出锅的时候,围观的村里人都不由得感叹道:

——果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好赚的钱。

第116章

造纸的艰辛并没有削尖上梁沟的村民对它的满腔热忱。

第一批草纸出现得很快, 两大锅蒸煮过后的稻草被大家用柴刀和木槌捣成纸浆倒在清理干净的腌料池子里后,由林回星拿着做好的竹帘上手抄出了第一张纸。

抄出来的纸还得经过晾晒。

就上梁沟现在的人力,也没办法做太复杂的晾纸价, 只能是去山上砍些竹子回来, 随便搭上一排晾晒架子。

现代双杠一样的架子,中间铺上竹席, 用来晾纸肯定是没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晾纸架是露天的, 这要是遇到下雨天,那做好的纸都得淋坏。

林回星琢磨着抽空还是得再多做出一批抄纸的竹帘。

这竹帘四周用木条固定后,抄好的纸可以不揭下来,一块竹帘重一一块的垒着放。

竹席本来就透风,也不耽搁上面的草纸风干。

这样晾晒草纸的好处就是更加节省空间,回头村里人可以在小溪边搭几个晾纸的草棚, 如此一来就不怕遇到下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