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视频片段 决策 趋势(2 / 2)

“我知道陛下想听什么。”他道:“但论阿谀奉承,臣确实不如公孙弘等。”

皇帝:…………

好吧,他刚刚暗戳戳引用一句唐太宗,的确是要以此比兴,旁敲侧击的炫示自己的灿烂功业,俗称凡尔赛;如若此时有明事理的大臣恰到好处捧上一句,那效果便愈发浑然天成,弄不好还能记入史书称作一代嘉话。但现在——现在让中大夫一句实话,彻底毁了个干净。

当然,要是真有史官在册,大概也能写个千古留名的典故出来,不过典故的蕴意就似乎不太符合皇帝的预期了……

天子的脸垮了下来。

汲公浑若不觉,淡淡的继续:“……不过,陛下远见卓识,圣明烛照,天下无可比拟。传闻说黄帝见一叶而知天下将秋,想来也只是如此了吧。”

皇帝不觉愕然:“汲公不是说不会阿谀谄媚的么?”

“这是臣的实话。”中大夫心平气和道:“此外,既而天幕有言,臣自然会赞同陛下开拓西南的举止。只是巴蜀多山地,还是要徐徐图之的好。”

【当然,要以武帝时的成果来苛责宋及以后,未免有点不近人情。毕竟制度有发展有成熟,接近成熟的制度已经相当于屎山代码,能跑就别乱动。

但成熟的制度恐怕不能做苟且的借口。毕竟,后一千年的历朝历代并非是改不动或不能改,而是在摇篮中当了太久的婴儿,沉溺于温柔乡太久太久,以至于已经忘了当初出发的勇气。

当然,凿空西南实在是迥非人力可及、堪称神来之笔的决策,后来人难以复刻,也不足为奇;但在科技面前的目光短浅,就实在是万难理喻。

与通常的想象不同,伟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并非刚一诞生就辉煌灿烂,所向无敌;但事实恰好相反,在正常发展中,新技术的胚芽往往是丑陋而弱小的,远远敌不过已经庞大、成熟的旧技术,更遑论寄生于旧技术之上的利益集团——所谓百万曹工衣食所系,你要换技术,你问过依赖于旧技术牟利的高官显贵了么?

而今的冶金历史,往往重点讲述汉武帝时高到不可思议的铁产量,描绘技术更新后宏伟的高炉、层出不穷的锻铁技艺、远超世界同期的铁器质量,仿佛武帝的技术革新只是轻飘飘挥一挥手,几张旨意后便天下云集响应。但实际上呢?实际上他遭遇的挫折恐怕不计其数。仅以发掘的结果看,除了那些精巧而科学的选址以外,更多的则是炼铁的事故现场——高炉爆炸、木炭焚烧、铁水倒涌,你能想到的生产事故武帝朝全都老老实实挨过一遍,不少

爆炸现场甚至毗邻长安上林苑的遗址。

毗邻长安上林苑,那等于是在京畿重地、皇帝的脑门前放炮仗了。皇帝怎么想还不好说,仅仅惊恐畏惧的公卿百官,都能用口水将冶铁场淹没。

但有趣的是,在武帝死后对盐铁官营口诛笔伐的贤良文学们,而今竟然看着关中的高炉一个又一个的炸,连长安帝都也接连被铁水火焰震动,却连一点阴阳怪气的讽刺都没有。

总不能是他们改性了吧?

——仅此一点,皇帝那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执行力、意志力,那种百折不挠的偏执,便可见一斑了。

考虑到这种决心,那宋、明及以后,那就实在无可言语。当然,以后一千年的绝大多数皇帝与武帝比,那都委实太侮辱武帝了——这些人甚至都没有走到技术升级失败、事故频发,要面对政治压力的地步;仅仅一丁点的挫折,便足以让他们裹足不前,乃至倒退。

大宋开国前火药已经出现,但朝廷废弛军务,无视武备,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门里,火药竟尔沦为制造鞭炮与烟花的材料,迅哥儿辛辣的讽刺,正源于此。明朝时倒要好那么一丁点,仰赖于成祖皇帝的英锐果决,早期还在建造宝船探索西洋,没有落下大航海的风潮;但两三代皇帝以后子孙不肖,随便一个“国家多事,百姓劳苦”的理由,便抛废了数十年所有探索海洋的努力。以至于嘉靖朝时倭寇东犯,朝廷所能掌握的水师,竟然还不如渔船!

喔对了,彻底终止宝船下西洋的举措,正是在堡宗手上。

现在知道什么叫祸害遗千年了吧?

当然,宋明以来的君臣总是有很多很多的理由,无论“国家多事”也好、“百姓劳苦”也罢,都是很正当、很冠冕的借口。但世界永远是残酷的,设若我们展开这两千年的画卷,将历代的国力勾勒为曲线,那么历史的趋势便呼之欲出:

——自汉唐以来辉煌万丈的上扬之后,便是跌宕起伏,却又不可遏制的一路下滑,这后一千年当然也有奇人异士、明君贤臣,但个人的努力不过是曲线中小小的波动,终究是落花流水春去也,最是人间门留不住。

毕竟,能够左右整个历史进程的,并非什么奇谋诡计,亦非经典伦理,而是某些朴素到近乎简陋的东西。譬如能日出铁一吨的钢炉,譬如代田法,譬如蜀地与西南的商道。

当这些东西的余荫终于耗尽,文明也便终于窥伺到了衰落的气息。

当然,热力学告诉我们,世界总是趋向于混乱、无序与衰落,只有堪称伟大的人物,才能逆潮流而上,给予时代重大的改变;同样的,规律也终究无法扭转,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也都仅仅只能在熵的洪流抵抗片刻而已。

建元初年的时候,武皇帝曾在宏伟广袤的上林苑纵横驰骋,以为大汉就像骊山高耸的古木,雄伟壮盛,将永远不会枯萎。但现在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

但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宿命都是不断去改造的旧世界,这个故事是注定失败的,但请尽自己能力往前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黑夜是漫长的,枯冷与死寂是世界的宿命;但在文明的火焰熄灭之前,总可以尽力护送着它继续前进,直到传递给下一位足以擎起火炬的人物。

所以,奔跑吧,奔跑吧,武帝陛下,在黑夜还未到来之前。

·

光幕悄然消逝于虚空之中。皇帝平静理一理衣衫,徐徐地斟了一杯酒。

天子的衣袖逶迤垂下,偌长袖面竟无丝毫的抖动,足可见心情镇定之极。若非脸上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倒真有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然。

但汲公可就没有这样的从容了。他兀自呆呆望着半空,心中天人交战,犹自在思索天幕所说的种种——无论是所谓影响两千年的“雄才大略”、抑或隐匿于国运之后,那些看似琐屑的“技术”,都给老成

持重的中大夫带来了莫大的刺激,一时竟尔反应不得。

皇帝斟酒完毕,推过来一个小小的玉盏。汲公骤然惊醒,手忙脚乱下拜谢恩,但起身后却并未喝酒,而是踌躇着说出疑问:

“陛下……陛下听到这天幕的种种,不知……”

百般疑问堵塞于汲公的喉咙,一时讷讷不能出口。

皇帝却只微微一笑。

“朕?”他平静道:“朕还要继续奔跑。”

言语中如此直白的引用天幕殷殷的期盼,天子的用意已然不言自明。

汲黯瞠目片刻,终于深深拜伏了下去:

“臣唯有效死力而已。”

皇帝正襟危坐,安然受了老臣的这一礼,也就此定下君臣之间门心照不宣的契约。

汲黯恭恭敬敬行了再拜的大礼,起身后将御赐的美酒一饮而尽。他郑重放下酒杯,终于听到天子平静的声音:

“昨日朕斥巨资开启天幕,除换来了这段讲解之外,还特意从天幕处换来了一件小小的宝物……”

他抖一抖衣袖,从中抽出了一卷白色的绢帛:

《数理哲学原理》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