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羊城好似火炉,太阳悬空后,人离了空调房什么都不做都能出一身汗。
这样的天气碰上难得的假期,叶敏是真不想出门。可不出门不行,孟峥的升学宴需要她来操持。
没错,在今年七月初举行的高考中,孟峥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并被理想院校录取,九月初就要赴京上大学了。
这时候高考是考前填报志愿,大家只能根据往年分数线,对比平时成绩估算,再加上一志愿只能填报一两所院校,一本不录直接掉落二本[1],所以大家填报志愿时相对保守。
但孟城上高中后成绩一直很稳定,而且他心态好,越是大考越容易超常发挥,高考前几次模考都是全市第一。
所以填报志愿时他比较大胆,直接填了清大,专业是计算机。倒不是他多喜欢计算机专业,而是这几年计算机专业很热门,来钱快。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孟峥在家透露了他的人生计划,他打算在二十五岁前赚到第一桶金,三十岁之前创业,成功的话四十岁退休养老。
叶敏听完就一个感受,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小子口气真大!
孟城当了一辈子兵,不是很看得惯孟峥这样第一步还没迈出,就开始展望功成名就的行为,阴阳问道:“如果你创业失败怎么办?”
孟峥的回答很坦然也很光棍:“创业失败我就继续努力呗。”
孟城噎住,再没话说。
话说回来,本来叶敏和孟城没打算给儿子办升学宴,因为办了升学宴,请谁不请谁很让人头疼。孟城又处于升职的关键时期,需要低调行事,升学宴办得太隆重,容易被人挑刺。
但孟峥的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们不想给孩子办升学宴都不行,原因无他,这孩子考得太好了。
成绩出来后,孟峥陆续上了羊城大大小小十几家报纸,虽然都不是头版头条,好些还是跟文科状元一起上的,但不影响孟峥出名。
最近哪怕是在军区大院里,叶敏和孟城走出去,别人对他们的称呼都不是“叶医生”“孟副师长”了,而是“孟峥他妈”“孟峥他爸”。
不管见到谁,聊不到三句话,肯定要问他们养出个高考状元的诀窍。
面对这种场面,叶敏和孟城心里高兴是真,但烦恼也是真的。
除了问他们养孩子的诀窍,大家还很关心孟峥的升学宴,通知书还没寄过来就在问时间,收到通知书后大家对这件事的热情更是到了顶峰。
孟城去司令部开会,司令员都问了他这件事。
师长知道他担心影响不好,还劝他说大院里隔三差五有人办酒,结婚的,生娃的,都没人挑刺,孟峥考上这么好的学校,办升学宴更不会有人说嘴,让他不要多想。
领导都这么说了,孟峥自然少了顾虑,再加上邻居同事都在催,和叶敏商量过后,觉得这升学宴可以办,只是这礼就不收了,请朋友邻居庆祝一下就行。
于是升学宴这天,叶
敏和孟城天刚亮就起床忙活了起来。
好在升学宴的酒席不用他们自己做,叶敏提前在大院外面的饭店里定了几桌。
改开后做生意的日渐多了起来,军区大院外面也陆续开了不少饭馆。早几年那些饭馆老板做生意都有点畏首畏尾,生怕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自己也像八大王一样被抓进牢里。
不过倒春寒后随着被抓的八大王陆续被放出,大家做生意渐渐少了顾忌,尤其是做餐饮的,一般跟投机倒把沾不上边,开始各显神通起来。
到现在,大院外面很有几家上档次的饭店,可以承接婚礼、满月酒以及升学宴。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进八月后才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所以八月是饭店承接升学宴最多的月份,像大院外面那几家上档次的饭店,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场升学宴。
叶敏和孟城决定办升学宴的时间比较晚,本来不好定位置,但孟峥这个高考状元的名头太好用,饭店老板一听说是他要办升学宴,在有人退订满月酒后,直接把空出来的宴会厅安排给了他们。
酒席不用自己办,但其他琐事不少,要提前去酒店看布置和菜品准备,还要招待提前上门的客人,有些人还要安排车去接。
好在要接的人不多,毕竟叶敏和孟城的同事不是住在军区大院,就是住在隔壁医院职工院里,不管是来他们家,还是饭店都很方便。
从远地方赶来的,只有钱晓云一家子和冯爱云。
钱晓云一家是从隔壁深市过来的,丁杨八十年代初转业回了老家,进了机关单位工作,钱晓云也被安排进了国营厂当财务。
但干了没两年,钱晓云工作的国营厂就不行了,开始发不出工资。丁杨呢工作看着很体面,也很清闲,但工资并不算高,家庭经济不算困顿,可养着两个孩子,说多宽裕也没有。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钱晓云心一横,办了停薪留职,开始出摊卖吃食。
钱晓云父母就是做吃食的,她算家学渊源,所以出摊后很快回本,没多久挣得就比丁杨多了。
丁杨这人其实很有冒险精神,在部队时顾忌着纪律还好,转业后进了清闲的单位,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再看到过去不如自己的人,下海后陆续鸟枪换炮,不由蠢蠢欲动。
以前家里只有他挣钱,他还能克制自己不去冒险,见钱晓云摆摊有了收入,他就再也按捺不住了,跟妻子商量后,瞒着父母也办理了停薪留职。
一头扎进商海后,丁杨发过财,资产以百万计,也落魄过,差点步上八大王的后尘进监狱。
好在丁杨刚被抓进去,风向就变了,没被判刑就无罪释放。不过因为在看守所里待了一段时间,出来时丁杨手下树倒猢狲散,留给他的只有一屁股债。
为了给他还债,钱晓云当时开的店都被盘了出去,不得不重新去出摊。
丁杨心里愧疚,跟着钱晓云出了半年摊,才在她的鼓励下振作起来,揣着她给的一兜钱到了深市。
一年多过去,丁
杨再次成为丁老板,在深市有了公司,也买了房子,把钱晓云和两个孩子都接了过来,还给她又开了一家饭店。
他们一家到了深市后,和叶敏一家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孟峥升学宴这么重要的场合,他们自然不会缺席。
冯爱云也是从深市过来的,但她的大本营在沪市,这次来深市是因为她开了家商贸公司,打算拓展项目涉足服装,这次来深市是为了找合作伙伴。
因为情况顺利,办完事后她空出了一天时间,特地联系叶敏,问她有没有空出去喝早茶。当然,在得知孟峥今天要办升学宴后,喝早茶就变成了来吃酒。
因为他们同一天从深市过来,又都是搭乘火车,叶敏就让他们买了同一车次,然后让孟城去接人。
另外一个需要安排人接的是董老。
在叶敏的不懈努力下,董老终于在五年前下定决心,从平城驻地来到了羊城。
那时候董老虽然已经快七十岁,但因为注重养生,身体非常硬朗。他又是个闲不住的性格,到羊城歇了没多久,就想找点事做。
当时国家已经开放个体户,叶敏了解过政策后,提议董老自己开一家医馆,这样他不用每天坐班,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歇业,更自由。
董老小时候家里就是开医馆的,只是后来开始打仗,什么都被炸没了。所以听完叶敏的提议后,董老非常心动,很快开了一家董氏医馆。
只是医馆开业后,和叶敏想象中有点偏差。
虽然医馆刚开时生意不怎么样,但董老医术太好,收取的诊费又很便宜,坐诊不满一个月,找他看病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三个月不到,就有人在医馆外面卖起了黄牛票。
董老这人外冷内热,对病人非常负责,只要有病人排队,他就一直坐诊,自己开医馆搞得比上班还累。
叶敏没办法,只好帮董老多招几名助手,又制定规则,每天限量发放号码牌,且号码牌需要凭身份证领取,看病时需要人证合一。
这么一来,黄牛果然少了,医馆生意也蒸蒸日上。
发展到今天,医馆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坐诊医生增加到了五人,另外四人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中医。还增加了中药房,来医馆看完病的人可以直接抓药。
医馆开起来后,董老就从叶敏家里搬了出去,他在医馆附近买了套房,又请了个保姆照顾生活,日子过得挺不错。
叶敏知道董老一直都不太愿意麻烦她和孟城,见他日子过得自在,就不再强求他和他们住在一起,只隔三差五前去探望。
虽然医馆事情很多,但孟峥的升学宴,董老当然不会缺席,早早就空出了时间。
他年纪大了,哪怕医馆离得不远,叶敏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过来,安排了孟峥兄妹俩去接人。
于是早上匆匆吃过饭,一家四口便兵分三路,各自忙碌起来。
升学宴说是吃中午饭,实际上十一点多就要开席,所以宾客也都来得挺早。
叶敏和
孟城商量好了不收礼金(),所以宴会厅外面没有安排人登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只她和相熟的军嫂站在门口迎接,再把来得宾客带到合适的位置坐下。
孟峥安安和董老是快十一点的时候到的,董老头发已经彻底花白,但人看着挺精神,一点都不像七十多的人。
寒暄过后,叶敏把董老领到第一桌坐下。
董老坐下后没多久,孟城领着丁杨他们来了。
叶敏先跟钱晓云和冯爱云拥抱,又抱着丁家兄弟俩各亲了口,丁朝阳今年十二岁,已经是个中二少年,被亲后不是很高兴地说:“干妈,你以后不能再亲我。”
“为什么?”叶敏好奇问。
丁朝阳一本正经地说:“男女授受不亲,我现在已经是大人了。”
叶敏惊了:“看不出来呀,你还是个小古板!”又笑着问,“那你要安安姐姐牵着你去座位吗?”
丁朝阳看向正抱着妈妈手臂,捂嘴偷笑的安安,不好意思地躲到老爸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