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切齿,低声骂了一句:“草,一群垃圾,真该死啊!”
系统被吓得差点短路,[怎么了怎么了?咦,宿主,检测到你的情绪波动剧烈,是否需要介入精神治疗……]
[闭嘴。]沈明恒冷声打断它。
系统委委屈屈:[噢。]
沈明恒用力揉了揉眉心,开始查探原主的记忆。
原主也是八路反王之一。
他造反的时间最晚,年纪最小,实力最弱,是公认好拿捏的软柿子。
原主能力一般,能够成为一军之首靠的全是祖上荫蔽。
他家是大梁赫赫有名的将帅世家,自随着太祖皇帝建国以来,世代开疆扩土、镇守一方。
偏偏轮到当今,开始崇文抑武了。
所谓的崇文还不只是观念的宣传,是真真正正做出了切实行动,分明一开始的国库还没这么缺钱,但就是大幅度地削减军用开支。
文官的灯油笔墨都按月补贴,参军的士兵连盔甲都得自己出钱。
不仅是待遇问题,当今还收回了武将的所有特权,以至于他们空有品级,但权利甚至比不过五品文官。
原主的父亲金戈铁马,从腥风血雨中挣来的军功,官拜上将军,位居一品,可年末述职照样要经过吏部审核。
连一个小小负责分发文书的小官都能对其指指点点,甚至可以借此公然要求贿赂。
上行下效,日积月累,士兵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连“充军”都成了一种极严重的刑罚。
宁做高门仆,不为大梁军。
士农工商,可商人的地位再低,在行伍出身的士兵面前也永远高人一等。
这是一个歌伎都能嘲讽当世名将的时代,保家卫国不再是荣耀,沈家世代的满门忠烈成了可以被用来耻笑的闲谈。
等到造反的声势沸沸扬扬、遍地生花的时候,朝中只顾着党争的高雅文士终于慌了。
沈家又从名利场外被挖了出来。
可即便已经到了山河飘摇的地步,他们得仰仗武将来保住他们的小命,依然没肯提高士兵的地位与待遇,朝野上下对其仍是鄙夷居多。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若非强行征召,军中早就无人可用。
可被迫参军的士兵显然不可能有太大的积极性,尤其他们就算打赢了估计也没啥回报,如此之下,还未打战士气就去了一半。
沈明恒的祖父已经故去,他的父亲叔伯用着微薄的军资南征北战,由于造反的人实在太多不得不四处救火,最终也相继战死。
沈明恒严重怀疑他们是被累死的。
他们在时尚且还能稳住军中,他们去后,朝中便无人可用了。
士兵们都不愿为梁朝效力,还发生了几场叛逃,毕竟乱世中他们无论投靠哪路势力都比待在大梁做牛做马好。
赵昌还尝试过任用文官领兵打仗,惨败而返。
也不知道那时他有没有后悔过对武将太过苛刻,但他终于想起来他不是完全无人可用。
沈家小辈里还有一个沈明恒。
沈明恒是沈家最小的孩子,时年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