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评最佳!赏重奖!(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8346 字 6天前

庄重文年轻时是个热血青年,上学期间曾经为了听鲁迅先生的演讲,专门乘船渡海跑到厦大也是受鲁迅先生的感染,为了明志,他将名字由「碧荣」改为「重文」。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便成为第一批赴内地投资建厂的港商,因此也成为了政府的座上宾。凭藉着这份殊荣,庄重文在内地的人脉其实很深厚。

但他要设立文学奖项,还是想把事情交在一位信得过的人手中。

恰好这个时候林朝阳海外获奖的消息传来,内地出身丶文华出众丶香江旅居,集合这三个特点在身上,庄重文觉得没有比林朝阳更适合来操盘他这个奖项的人了。

他顺便还能向林朝阳卖个人情,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几年我们内地的文学奖项层出不穷,大多是选拔作品,通常都是『优胜』,而非『最佳』。不知道庄先生对这个奖项有着怎样的展望呢?」

「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我记得林生在内地获得过不少奖项,依你之见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见庄重文对评奖的事不甚了解,林朝阳便给他详细科普了一下如今国内的一些文学奖项。「如今内地文学奖项中,最为知名丶也是最权威的当属茅盾文学奖。

这个奖项每三年一评,先由全国各地文协丶出版机构丶文化单位报送长篇小说...听着林朝阳如数家珍一般的介绍完内地的文学评奖情况,庄重文不由得颔首

「在我看来,茅盾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几个奖项,权威性是够的,但获奖名额设置随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奖项的稀缺性;

而如当代文学奖丶十月文学奖这些刊物设立的奖项,奖励的多是自己刊物发表的作品,又有明显的局限性。两者皆有短板。」

庄重文问计道:「那以林生看法,这个奖项应该怎样办?」「中国人都说文无第一,但评奖这件事本身就带有功利色彩。

如果总是瞻前顾后丶照顾这个照顾那个,是办不好奖项的。这就是一场比赛丶一场竞技。

国内现在的评奖,首重『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氛围的不断演变,这样办下去恐怕效果会越来越差。奖项的设立和评选还是应该『不近人情』,要办就要评最佳丶赏重奖。

名利双收,才能激励大多数文学创作者,并且也可以吸引媒体的报导和读者的眼球。」听到这里,庄重文由衷的点了点头,庆幸自己真是选对了人。

他不惜花费重金,当然希望奖项的影响力能够越大越好。

「纵观国际上知名的文学奖项,大多是长篇小说奖,不过内地的长篇小说奖项领域已经有了茅盾文学奖

庄先生如果要办奖的话,不妨把奖项做的大一点,将长丶中丶短篇小说这几个文学体裁都包含在内,做出差异化。」庄重文被林朝阳所说的「差异化」所打动,他以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思考,非常认可林朝阳的这种思路。

他有些兴奋的问道:「这麽办,工作量恐怕会很大吧?」

「当然。庄生应该了解,这种事肯定要有文协的支持,不过若是让文协参与过深,又很容易变成分猪肉,我想我们可以动员一些其他的力量。」

「比如?」 「比如大学生。」 「大学生?」

听到林朝阳的说法,庄重文面露不解。

林朝阳微笑道:「庄先生不要小看大学生。他们有文化丶有精力丶有审美,可能在某些专业领域,他们并不如那些资深人士,但以平均素质而言,他们绝对是这个国家最出类拔萃的存在。」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吸纳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文学团体作为初选评委。

由他们来负责提名和初选,再请文协组织一支由编辑丶评论家和作家组成的评审队伍,进行最终的评审,决出每个单项的最佳作品。

长篇丶中篇丶短篇三个单项最佳作品,瓜分30万元奖金,每个单项奖金就是10万块,这样的奖金数额在国内的奖项中是破天荒的,绝对能收到奇效。」

林朝阳的话并非无的放矢,1995年《大家》杂志要举办文学奖项,找来红河卷菸厂赞助,设立了一个「大家·红河文学奖」,奖金10万元。

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国内文学界,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大家·红河文学奖」一夜之间成为国内文学界和读者耳熟能详的文学奖项。

现在是1987年,庄重文文学奖的这30万元奖金的含金量,绝对要比大家·红河文学奖的含金量高出不止一筹。庄重文内心消化着林朝阳的想法,觉得确实是切实可行的。

「林生说的有道理,那就按这个想法来办吧。」

筹备一个文学奖项,需要做的工作是十分庞大丶繁复的,林朝阳跟庄重文边吃饭边聊天,一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离开庄家。

离开之前,林朝阳和庄重文约定,由他先和内地方面进行联系,推进确定奖项的筹备框架和一些具体的流程丶规则,再请庄重文出面定调子。

种植道46号距离嘉慧园并不远,林朝阳夫妻俩趁着月色漫步。「我看你参与庄先生的评奖好像很高兴。」陶玉书问。

「虽然这麽说可能有点功利,但庄先生这麽大方,对国内的文学评奖确实是有好处的。

至少可以激励很大一批作家,也可以吸引许多读者的注意力,这何尝不是对文学发展的贡献呢?」陶玉书笑着问:「其实我们也有钱,如果你想搞的话,我们也可以搞一个。」

林朝阳顿时坚定的摇了摇头,「不一样的。」

「庄先生是爱国商人,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名字来设立文学奖项,即便个别人有些微词,也不会有什麽影响。我还没到三十,如果自己出头搞评奖这种事,必然会闹的满城风雨。

在我们中国,论资排辈这种事大家都不会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讨没趣呢?庄先生信重我,借着他的手一样可以搞评奖嘛,反正是对国内的文学发展有好处的。」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玉书才知道他心里已经考虑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阳打电话联系到王蒙,将庄重文想要捐款设立文学奖的事告诉了他。王蒙初听很高兴,可等他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朝阳,庄先生能把奖项想的这麽详细?」「你这话是什麽意思?」

「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别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庄先生每年捐赠30万元搞这样一个文学奖项,在国内绝对是破天荒的,人家当然要慎重一点。

现在的评奖,动不动就评出一大堆获奖作品来,只会不断降低奖项的含金量.

王蒙揶揄道:「说的好像你当年没得过一样,你小子这是过河拆桥丶卸磨杀驴啊!」「诶诶,你要这麽说,那我可找地方文协合作了啊!我觉得沪上文协就不错。」

王蒙急了,「你这叫挟洋自重。」

「老王,注意团结,人家庄先生是爱国港商!」

戏谑了两句,林朝阳正色道:「这事确实是我出的主意,你听我说两句。」

「老王,文协以前搞评奖总是觉得要保持多样性丶全面性,一评就是一堆作品获奖。我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但你有没有想过,评奖的作用是什麽?

引导和激励创作丶推动和促进文化繁荣,不外乎如此,对吧?

可能有人觉得,能多奖励几个人总归是好事,我们的文艺界历来都是这麽做的。

可你有没有想过,奖励5个人和奖励1个人,对于我们这麽庞大的文学界来说,有区别嘛?奖励的对象再多,影响的只有那几个获奖的人而已。

长此以往,难免不会变成分猪肉,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的,谁还追求卓越。可评奖更重要的是,难道不是要带动和鼓励更多数的创作者吗?

一年三十个奖项名额丶一人一万奖金和一年三个奖项名额丶一人十万奖金,它能是一回事吗?你见过哪个国外的文学奖项是一次评出几个丶十几个获奖者的?

诺贝尔奖最早为什麽能在国外那麽多的评奖当中脱颖而出?最关键的难道不是因为他那优厚的奖金吗?」

林朝阳的语气平静,但字字铿锵有力,说到底他并不是觉得现在的评奖不好,而是觉得我们明明可以做的更好。「朝阳,我理解你的想法,但..」

王蒙听着他的话,见缝插针的想说两句,却被林朝阳打断。「老王,你还是不明白。

你要非说我是过河拆桥,那我也只能认下这个罪名了。我这麽做,原因就两个。

第一,庄先生一年掏几十万人民币,不能拿来分猪肉,否则这是个极大的浪费。

第二,这个数字巨大,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文学界增加一个能与茅盾文学奖齐名,甚至是超越茅盾文学奖影响力的奖项。

对我们的文学界丶作家丶读者...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评最佳!赏重奖!

这是我对庄先生说的话,也是这个奖的准绳。只有这样,它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说完了心里的话,林朝阳终于停了下来,电话两头都沉默着。

过了片刻,王幽幽道:「说了那麽多,你就是看不上我们文协。」林朝阳郁闷道:「你别乱扣帽子啊!我要是看不上文协,还能找你?」

「你找我是因为这事绕不过文协,可你拿准了我好说话,想让我给你冲锋陷阵。」被王蒙戳破了心思,林朝阳老脸一红,说话的气势都弱了。

「我这不是主要考虑您老德高望重...」

王老狐狸一条,怎麽可能被林朝阳的花言巧语给哄骗过去,见马屁不管用,林朝阳只好又说「把提名和初审的权力交给广大的大学生朋友们,你们文协也能省点力气嘛。

终审的权力不是还在你们文协这里吗?

只是不让你们评那麽多奖了而已,怎麽跟要你们的命一样?「

林朝阳的这句话插到了王蒙的肺管子上,他好一会儿没说话,无奈的叹气道:「有些事,你不懂。」「我就是太懂了!」

林朝阳又不耐烦的说,「一年30万,能不能办?不能办,我找别人。」

王蒙很想呵斥林朝阳两句,可他又舍不得庄重文那30万元的奖金,文协历来就是个清水衙门啊!真把林朝阳惹恼了,跑去找个地方文协或者哪家知名刊物办奖,那可就闹笑话了。

「你这是让我得罪人啊!」

王蒙企图混个人情,林朝阳却不接他的茬。

「活一把年纪了,连个人都没得罪过,那你这一辈子岂不是得过且过?」电话里再次沉默,片刻后王蒙的语气带着怅然。

「行吧,我这两天开会讨论一下,等有了信儿再跟你商量,你到时候得回来一趟。」「辛苦老王同志了!」

「虚情假意!」

王蒙骂骂咧咧的挂了电话,林朝阳摸了摸鼻子,老同志情绪管理不到位啊!又过了一日,林朝阳走进中环小巷里的兰芳园。

午后的兰芳园依旧热闹非凡,跑堂的少东阿业一见林朝阳,惊喜道:「咦?林生啊!」林朝阳冲阿业笑了笑,「一客西多士,一杯奶茶。」

「老样子嘛,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