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会场之前,过年还要加班的礼宾员和服务员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就是喜庆的时间比较短,张浩南他们走过去之后,笑容就跟过年的鞭炮一样炸没了。
随后张浩南根据发的会议手册,才发现今天的座谈会果然不简单。
除了两江省退休的农业厅一把手,还有原农业部的顾问,原农业部市场与经济司的猛将,以及农民日报社、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学会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等等单位的退休老干部。
跟张浩南他们一样坐下面听的,还有农业展览协会、农业经发研究会、农业国际促进会、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农业科教基金会等等社会团体代表。
涉及到的组织团体其实相当丰富,就冲这个规模,张浩南便知晓今天可不是什么老干部吹牛逼摆资格的秀场。
而是真的要吹吹风,希望农村青年要在新世纪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张浩南稍稍回忆了一下,感觉这事儿可能是“新农村建设”前奏的前奏,估摸着是在长三角这种城乡经济差距相对不大的先找个地方做试点,而其中姑苏地区的城乡经济差距又相对来说是最小的,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方便调转船头。
按照他重生前的变化,沙城在新世纪的确爆发出来大量强势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城镇化”的正常规律范畴内。
比如张浩南所在的五家埭村,相对来说是比较穷的,但在新世纪也逐渐账面结余从百万不断增加到四千多万,村民家庭收入跟城市居民不但没有差距,甚至在新世纪的后十年还做到了反超。
其中大头毫无疑问就是土地财政。
但是张浩南有点奇怪,他们这些农村青年代表,还能免费拿地不成?
直到有个老干部,在强调农业部在自然风光、名胜遗迹、风景区等等管理职责时,张浩南顿时愣了一下,他这才想起来,后来姑苏很多村庄,就算不是古镇之流,也会打造成某种特定的乡村旅游景点。
算是一种招牌。
他一直以为,这就是村子自我宣传甚至是脸上贴金的事情,现在看来,是他太年轻。
倘若真是做个样板工程或者榜样,农业部岂不是可以绕过其它部门,配合地方政府,将农村工业化的成果,直接攥在手中?
就算不全部攥住,但一个工业化的村庄,或者依靠外部投资也即“土地财政”达成工业化的村庄,想要吃到满红利,这农业部在政务院下属时期的权力,就不可能无视。
有点意思。
城镇化只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结果,甚至只是形式,而想要工业化,肯定是需要资本投入,要么勒紧裤腰带憋本钱,要么就是外部资本投入。
倘若把农村想象成一个个小国、部落,那么“土地财政”就相当于从最大的天下共主那里借了点钱。
毕竟,主权在天下共主那里嘛,朝贡的邦国、部落,想要搞钱,就得听中央指挥,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里面肯定门道多样,怎么不鸡飞狗跳,怎么达到效益最大化,都是管理、治理的艺术。
有个老干部举了许多例子,但基本都绕不开那些古镇,讲的是古镇故事,说的是地方名片,可要是张浩南真这么听了,那他就是棒槌。
说白了,这次座谈会就是给出一个信号,在座的都是农村有为青年,要是有能力带着老百姓致富,致富的同时还能打出名气,形成效应,那么,农业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有祖传权力的。
比如说某个村形成了品牌效应,农业部完全可以给这个村衍生出来的自然风光、人文景点免税一年,甚至两年,甚至三年……
这时候极端一点操作,所有的景点都是工厂……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做肯定是不能这么做的,但大概思路和方向,已经有了。
同时,坐主席台中间发言的老干部,更是表示,像这样的农村带头人,是国家的栋梁,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怎么不忘记?
去京城接受中央各类型媒体的采访,该上电视就上电视,尤其是接受嘉奖的时候,站那里被国家领导人往胸口上别勋章这一幕,肯定是要在晚上七点钟新闻有一秒钟镜头的。
必要时候,还能弄个节目,就叫“感动中国”或者“走进新农村”,选个五月份之前月份,每周来一个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