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在吕雉宫里吃的那碗臊子面略有些咸,喝了不少水,憋了半天,感觉膀胱都快要爆了。
吕媭有些无奈:“快去快回吧。”
在宫卫的指引下,樊伉一溜烟小跑到茅房,捂着鼻子痛痛快快地撒了泡尿,系上裤带走出来的时候,眼睛扫到墙角下的花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
他拨开花丛一看,发现那东西居然是一把漆黑的匕首,看着似乎有点眼熟。
樊伉脸色微变,四下张望一番,发现四周都没无人注意这个角落,赶紧弯腰将那把匕首捡了起来,塞进袖子里,然后一脸若无其事地回到吕媭身边。
樊哙已经在宫外等候多时,见他们母子二人出来,方才放下心。
“夫郎,你没事吧?”吕媭上前,满脸的担忧。
“无事。”樊哙笑笑,“倒是吓着你和伉儿了。”
吕媭摇头:“我们在皇后宫中,并没有什么危险。”叫两人上了牛车,叫车夫甩着鞭子驾着牛车踏着残雪回府。
樊伉抓着樊哙的胳膊,鼻子在樊哙身上嗅来嗅去,好一会儿确定没闻到什么血腥味这才罢手。
“伉儿这是为何?”吕媭十分纳闷。
樊伉一本正经地道:“阿翁身上没有血腥味,没有受伤。”
虽然只是一句十分稚气的话,却让樊哙十分暖心。
他揉了揉樊伉的脑袋,道:“放心,阿翁没事。”
他唤来亲兵,道:“你们护送主母和郎君回府。”
樊伉睁大了眼:“阿翁不一起回吗?”
“宫里还有点事,过几天再回。”
天色渐晚,宫门外又实在不是什么说话的好地方,樊哙催促着樊伉和吕媭上了牛车,又嘱咐武阜务必要注意吕媭和樊伉安全。
“主君放心,予舍了性命也必会将主母和郎君安全护送回府。”
“快回吧。”樊哙站在宫门外,一直目送着吕媭和樊伉的牛车远处,宫卫上前相请,他才转身,毅然重新踏入那座巍峨的宫门内。
牛车走在京城大道上,在雪地里留下深深的两道车辙印。
樊伉坐在牛车里,笼着袖子,小小的脸上一片肃穆,眉头紧皱着,似在思考什么很严肃的事情。
吕媭只当他被刺客的事吓到了,搂着他的肩,温声安慰道:“伉儿别怕,陛下让你阿翁留在宫中,多半是为了彻查刺客的事,不妨事的,过几天就能回来了。”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涌现出了许多奇人异士,刺客也特别多。
这些人满怀报复,嫉恶如仇。
其中一部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铤而走险,置个人生死不顾,到处行侠仗义,为了一诺之言,连皇帝都敢行刺。
自刘邦起事,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行刺,大家都习惯了。
然而樊伉这个外来户却非常不习惯,白着一张小脸,直到牛车进了樊府,依然一声不吭。
“伉儿也累了,早些去歇息吧,凡事都有阿母在,你只管每天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就成。”吕媭道。
“孩儿告退。”樊伉对吕媭施了一礼,踩着木屐哒哒哒地往回走。
到了自己的院子,阿琅闻声高兴地迎了出来,却见樊伉总是笑眯眯的脸上一片冰寒,心中吓了一跳,道:“郎君,这是怎么了?”
知道自己的脸色有点吓人,樊伉揉了揉脸,神色尽量温和下来,换成平时那副表情问道:“无名兄呢?”
见樊伉恢复了平时的神色,阿琅这才松了口气,回答道:“无名公子今日说是有些不舒服,怕是受了凉,用了午食就一直在屋里歇着。”
“请了医匠看过吗?”
“不曾。无名公子说他只是偶感发热,歇两日就好了。”阿琅看着樊伉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回答着。
“知道了。”樊伉挥了挥手,“你下去吧,我要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