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前把大明的一众攻城略地厉害的名将都带走了,
只留下一个守城能力强的耿炳文,
按照历史教程,
本来朱棣真的很难拿下守城不出的耿炳文,
正当朱棣头疼万分时,
嘿,
建文把耿炳文换了,换成了大明战神李景隆。
手握五十万大军,攻不下只有朱高炽守的一座城池,还留下辎重无数,养肥了燕军。
真是四叔的好大侄!
时也命也,
夏宇提前布局几十年,就是在等这一刻,
此时老朱刚走,朱允炆又连犯众怒,
朱棣在自己的经营下羽翼丰满,无须按着历史教程走,
直接在朱允炆要削兵的这个时候出手。
杀!
【父亲已死,大哥早亡,一个无政绩,无战绩的毛头小子,接连迫害你的兄弟,甚至害死湘王全家!唇亡齿寒,毛头小子又把刀指向了你!】
【既然建文帝不顾叔侄之情,那也就怪不得你了!】
【你与姚广孝商讨之后,以先帝所定“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为由,奉天靖难。】
【并且上书朝廷,让朝廷派兵助你,进京清君侧。】
【建文惶恐万分,在其近臣黄子澄的建议下,秘密命之前派来北平的张昺,谢贵和张信前来捉拿你。】
【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是你旧部,便提前向你告发此事。】
【你按兵不动,等张昺和谢贵带兵前来捉拿你时,你先将其二人引入府中,斩首示众,又命这些年来培养的麾下亲卫将府外士兵全部俘虏。】
【事成之后,你一手提二人头颅,一手拿先帝临终前给你的敕谕,以‘朝中妖臣乱政,妄杀功臣’为由奉旨靖难,发起总攻。】
【当初拦住你的马要送你白帽子的小和尚道衍,此时已经65岁,他对你说:“王爷,我等了一辈子。”】
【十几年的经营,北平城大小官员早已是你的人,随着你一声令下,整个北平城收入囊中。】
【因你这些年在漠北屡立战功,威望非常,且北方诸将多是你的旧部,所以纷纷投降于你。】
【但距离北平不远的怀来,其镇守将宋忠为建文忠臣,他迅速收拢散兵,固守城池,并在军中对散播谣言:“燕王杀了你们在北平的家人。”】
【不过这种小把戏对多年征战沙场的你来说,不起什么作用,你让怀来士兵的父母出阵,皆呼士兵姓名,士怀来兵知宋忠谎言,遂放弃抵抗。】
【宋忠兵败,被活捉,但不愿投降于你。】
【靖难之事乃生死之事,你不容出现任何闪失,不臣服你的人那便灭亡。你将其斩首。】
【你趁势攻下遵化,永平。】
【此消息传回朝廷,朝野震动。】
【但这并未阻止你的步伐,你举兵南下。与此同时,你的同母兄弟周王在云南与郑和联合,以‘响应燕王,奉旨靖难’为由,在云南起兵。】
【建文帝在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派出老将耿炳文,率军三十万讨伐你。另派人稳定周王。】
【耿炳文是先帝一朝将领,以守城出名。这一传言在你这再次得到了证实。耿炳文在雄县,真定两处大败于你。遂固守真定不出。】
【你多次进攻未立即拿下,虽辎重充足,可与其相耗,但这也让你大为烦恼。】
【但没过多久,建文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撤下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并且增派兵马,以五十万大军讨伐你。】
【得知对方换将,你大喜过望,李景隆是你少时玩伴,你深知其军事方面一言难尽。】
【且你拥精兵三十万,重甲亲卫二万。常年不参加战争的朝廷士兵如何与你驰骋沙场的精英相比?】
【你一声令下,出城迎战。】
【不出你所料,李景隆无任何指挥才能,在郑村坝大败于你,退军德州。】
【你趁机攻打蔚州和大同。李景隆派兵救援、无功而返。】
【此时距离起兵靖难已过去两个月,你成功占领了北方大多数城池。并且靠近宁王封地,你眼馋宁王手下朵颜三卫许久,便带二十万精兵,一万重甲亲卫包围大宁。】
【宁王见大势不可违,便归附于你。】
【你成功收服了朵颜三卫,兵力大增。】
【你势头勇猛,建文帝朱允炆惊恐万分,便罢免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以安慰你。】
【但既已起兵,岂有停手之理?建文的狠辣你是见识过的,湘王携全家自焚的事不停围绕在你心头,“他说怕了?晚了。取刀!”】
【你乘胜追击,于建文元年九月和李景隆决战白沟河,李景隆见燕军勇猛异常,竟抛兵自逃。】
【你命军中朝敌营大喊“敌将已逃,敌将已逃”。敌营士兵大乱,四处逃窜。】
【你大获全胜,俘虏朝廷士兵二十余万,辎重无数。】
【你继续向前,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颇有头脑,竟守住了你的前几次攻城,朱允炆立马下令升其为山东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
【不过一切抵抗,在你越发强大的军队面前都是徒劳的,你举兵四十万,重甲亲卫全出,朵颜三卫加入战场。】
【在这场总攻中,破济南,杀铁铉。】
【与此同时,周王和郑和与蜀地代王朱桂联合,北伐靖难,建文混乱,抽调十万兵马前去镇压。】
【十一月,你与盛庸会战东昌。燕军势不可挡,再次大胜。】
【紧接着,你又于藁城打败吴杰等朝堂将领。】
【建文帝南北受敌,屡战屡败,便派黄子澄和齐泰外出募师勤王。】
【你向来和宫中宦官交好,有宦官向你告你,京城空虚。】
【你的选择是......】
【一:抛弃眼前的对手,出兵京城。二:继续按部就班攻打。三:命建文投降。四:自己做主。】
夏宇看着模拟之书出现大段的内容,
而选择却少之又少,
这让他知道,自己提前十几年布的局起效果了。
就是因为自己提前让朱棣培养势力,强大自身,此时才百战百胜,速通靖难,根本要不了多少选择。
造反说白了就是一场有名头的战争,
朱棣有充分的名头——1:朱元璋以前定的规矩,朝中妖臣作乱,各地藩王可带兵进京,诛杀乱臣。
2:朱允炆削藩的雷霆手段。把朱棣自家兄弟都削死了。马上要削我,我能不靖难吗?
3:朱元璋死前一个月,曾给了朱棣敕谕。其大概内容是朱棣现在作为他最年长的儿子,又立了军功,镇守边疆表现也非常好。是大明的支柱,一定要好好辅佐朱允炆,为朱允炆守好国土......之类的。
但现在谁说的清楚?
既然是朱元璋给朱棣的敕谕,那还不是朱棣说什么就是什么?
三个名头,直接把‘奉天靖难’变成‘奉旨靖难’。
名头充足,
朱棣实力在夏宇的提前布局下,变得强大无比。
提前的靖难的事件,
并且原本注定失败的几场战争也大获全胜,
也没让大儿子朱高炽独自守城,而是朱棣亲自带兵打赢李景隆。
也不是靠计谋弄到的朵颜三卫,而是直接包围宁王,直接武力解决。
同样的,打赢了铁铉。朱棣麾下大将张玉也没死。
因为夏宇的提前布局,
朱棣此时的局面比原本历史上的好太多了。
几个月的时间,迅速吞并北方。